軟件著作權與專利權都屬于知識產權范圍嗎?發表時間:2023-08-21 20:06來源:網絡整理 著作權和專利權都屬于知識產權的范圍。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軟件著作權保護有以下主要內容: 一是保護軟件著作權主體。 軟件著作權人是受法律保護的軟件著作權的主體,主要包括依法享有軟件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一般來說開發小程序的歸屬權,軟件著作權屬于軟件開發者,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軟件著作權屬于軟件開發者,這是確定軟件著作權歸屬的一般原則。 軟件開發者包括四種類型:獨立開發者、合作開發者、委托開發者和國家機構指派的任務開發者。 后三項版權的歸屬需要有正式的書面合同協議。 根據法律規定,通過繼承、轉讓、接受等方式獲得著作權的人也可以成為軟件著作權人,同樣受到法律保護。 二是保護軟件著作權的客體。 計算機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及相關文檔(如程序設計說明、流程圖、用戶手冊等)是軟件著作權的客體,受法律保護。 三是保護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 軟件著作權人享有下列權利: 發表權,即決定軟件是否公開的權利; 簽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并對軟件進行簽名的權利; 修改權,即對軟件添加、刪除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復制權,即制作一份或多份軟件副本的權利;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捐贈的方式向公眾提供原始軟件或復制品的權利; 租賃權,即有償許可他人暫時使用該軟件的權利,但該軟件不是租賃主體的除外; 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件,使公眾能夠在其個人選擇的時間和地點獲取該軟件的權利; 翻譯權,即將原始軟件從一種自然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的權利; 軟件著作權人可以授權他人行使其軟件著作權,并有權獲得報酬。 軟件著作權人可以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軟件著作權,并有權獲得報酬。 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自軟件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 自然人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終生和死亡后50年,截止于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軟件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第四,保護正版軟件所有者的權利。 軟件正版副本的所有者是指通過合法途徑獲得軟件正版副本的人。 1、根據使用需要將軟件加載到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設備中; 2. 制作備份副本,以防止副本損壞,但這些副本僅供您自己使用,不得供他人使用; 3、為了在實際計算機應用環境中使用本軟件或提高其功能性能而對本軟件進行必要的修改,但此類修改后的軟件只能自行使用,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五是保護軟件著作權轉讓許可合同的使用者和受讓人。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規定,軟件著作權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某些權利還可以獨占許可的方式使用。 通過轉讓或者獨占許可方式取得軟件著作權的,依法受到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權轉讓或許可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并辦理登記手續。 軟件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的范圍。 軟件著作權由國家版權保護中心審核批準后取得。 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客體是計算機程序或手冊、設計圖紙等。保護期限,軟件著作權屬于軟件技術的開發者,具有排他性。 |